迪拜为什么有诈骗园区
迪拜,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最大城市之一,以其世界最高的摩天大楼、豪华的酒店、奢侈的购物中心和繁华的夜生活而闻名于世。
正是这些特点使得迪拜成为电信诈骗分子的天堂。他们可以轻松在这里注册公司和开设账户,接触来自世界各地的潜在受害者,并利用迪拜与中国之间缺乏引渡协议的优势来逃避法律追究。许多电信网络诈骗集团已经迁往迪拜,继续从事犯罪活动。
迪拜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法越来越翻新。例如,如果你接到了来自“大使馆”的电话,让你去大使馆领取“包裹”,那几乎肯定是一起电话诈骗案件。自2023年以来,迪拜的华人频频收到来自自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电话,要求他们前往大使馆领取包裹。
然而,这只是一个电话诈骗骗局。中国驻迪拜总领馆已经发出通知,提醒海外华人警惕各类电信诈骗,以免遭受财产损失。今年3至6月,类似的电话诈骗案件还波及加拿大、法国、日本等许多华人较多的海外国家,这表明这是一起有组织针对全球海外华人的电话诈骗事件。
诈骗分子会先拨打受害人的电话,播放预先录制的语音信息,内容可能是“大使馆有一个包裹需要领取”。然后,受害人按1接通人工台。接下来,自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人会告诉受害人,他们寄回国的包裹涉及违法案件,需要尽快回国出庭,并要求受害人提供个人信息进行核对。
之后,假冒的“警官”和“检察官”上线,恐吓受害人涉嫌犯罪,并要求受害人登录假冒的公检法网站查看所谓的“逮捕令”和“管制令”,诱骗受害人提供银行账号、取款密码或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资金清查”。
利用迪拜“高大上”的形象,电信诈骗的规模更加庞大。以一个典型案例为例,从2021年9月至2022年6月,黄某等15名被告人在迪拜参与了针对中国大陆居民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
共有179名受害人,涉及金额超过2000万元,主要是中国大陆居民,尤其是那些在家带孩子的年轻妈妈,她们没有工资来源,但希望能给家庭带来一些补贴。这些电信诈骗的口号是“做任务赚佣金”,其中最常见的是刷单诈骗。
这些迪拜的犯罪集团采用公司化管理模式进行犯罪活动,专门利用一些应用程序进行诈骗。
犯罪成员之间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各个小组独立运作,公司内部设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并按比例发放工资。犯罪团伙定期对成员进行培训,掌握专门的口才,组织性和犯罪集团特征明显。
迪拜成为电信诈骗天堂的背后原因是什么?这是因为迪拜当地政府根本不管非法软件和电信服务,甚至将其称为自由经济。在迪拜,开发和运营网络博彩软件、网络非法交友软件和网络非法金融软件简直就是在天堂。
当地政府无意监管,只要你缴纳场地费、管理费和一定的税收即可。如果迪拜想要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实现在高科技领域的进步,无疑是非常困难而费时费力的,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前期资金。
因此,迪拜正在默许大量灰色甚至黑色产业的发展,支撑着上层阶级的纸醉金迷。迪拜这座城市的真相之一是: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奴隶社会。游客们只看到迪拜的光鲜一面,而事实上,只有20%的奴隶主过着富裕的生活,80%以上的外来人员在不断用自己微小的贡献供养着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
如果他们不好好工作,可能会受到体罚,甚至被砍掉手指,或者将器官摘除后卖给有钱的当地人。其中很大一部分人来自东南亚。
除了黑中介公司不断以高薪诱骗新人前来,还有一些人只是来迪拜学习或旅游,他们在迪拜的各种娱乐场所中轻信所谓的老乡情谊,结果被带到了诈骗园区。无论他们来自何方,他们从事着相同的奴隶般的诈骗工作。
一旦进入诈骗园区,他们就注定只有依靠运气才能逃离生命的危险。
在迪拜,有四个大型的诈骗园区闻名于世,它们分别是凤凰园区、永利园区、DIP园区和绿洲园区。这些园区都实行封闭管理,有些园区的诈骗人员甚至超过2万人。此外,迪拜还有许多规模不小的小园区,诈骗人员数以千计。
有些团伙位于高档写字楼,有些位于当地的小公寓楼中,团伙人数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无论是大园区还是小园区,诈骗人员都必须日夜操作,否则将遭到打手的体罚,甚至可能被刀砍,截断手指。如果无法骗到钱财,没有业绩,就可能被剥夺器官去偿还。
迪拜的电信诈骗规模和范围令人震惊。然而,这个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迪拜,全球范围内都存在类似的电信诈骗事件。
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应加强警惕,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免成为诈骗分子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