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是什么窑
青花瓷创烧于唐朝,产地是河南巩县窑,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青花瓷是最具中国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瓷器,在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青花瓷,英文名blueandwhite,以“青”为灵魂,原料为含氧化钴的钴矿,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后罩上一层透明釉,以1250〜1350℃高温一次烧制而成,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渲染色彩稳定等特点。青花瓷是源于中国遍及世界的一种白地蓝花高温釉下彩瓷器。
青花瓷器起源于九世纪的唐代巩县窑,成熟于十四世纪早期的元代景德镇窑,辉煌于十五世纪初的大明永乐、宣德两朝景德镇珠山御器厂,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在科技、贸易、人文与艺术交流中的结晶。
十四世纪中期的元代,我国中原地区与西域、西亚道路开通,使青花瓷器与波斯文化、伊斯兰文明深度交流,自此步入辉煌之路。据文献记载,元青花使用的是从西域传入的苏麻栗青(或苏尼伯青),其高含铁量和低锰含量,在钴料浓重处会形成类铁锈斑块。元青花造型有梅瓶、玉壶春瓶、大罐、圆口或花口折沿盘、高足杯、藏草瓶、扁壶、军持、仿蒙古包等;装饰题材包括龙凤、人物、鸟兽、昆虫、花卉、几何图案等,其中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也有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模仿及创新之作。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主流。明初洪武二年(1369年)景德镇正式设立“陶厂”,建文四年(1402年)更名为“御器厂”,御窑厂的正式创立为明代乃至清代整个中国陶瓷艺术奠定了基石。这一时期青花瓷明显呈现出一种由元代青花向典型明代青花瓷过渡的特征,所用青料主要以进口为主,因烧成技术所限,青花多发色、灰暗、深沉,釉面肥润。
永乐、宣德青花彻底摆脱了元代和明洪武时期青花瓷的风格,既有中式传统造型,亦有深受伊斯兰文化影响,源自或模仿西亚、北非地区的陶、铜、金、银、玻璃等材质的器物造型,所用苏麻离青料高铁低锰,多发色浓艳,积料处往往有铁褐色的结晶斑,由此开启了明清青花瓷发展的新篇章。
明宣德朝(1426至1435年)所用青料有进口的苏麻离青料和国产青料两种,呈色或浓艳厚重或深浅相间,同期确立了官窑瓷器的书写规范并沿袭其后。
明弘治(1488年至1505年)青花依然选用平等青料,发色浅淡,纹饰纤弱细腻,官窑瓷器喜用阿拉伯文字和道教吉祥图案做装饰。
明嘉靖(1522年至1566年)和万历(1573年至1620年)时期,青花发色浓翠泛紫,瓷器造型、纹饰和绘图技法多样。
清康熙时期(1662年至1722年)青花色泽比明代后期更为美丽,青花瓷发展至顶峰。这一时期制瓷工匠运用多种浓淡不同的青料,使得青花层次分明,青花呈宝石蓝色泽,蓝色极为鲜艳、透底,莹澈明亮。康熙时期的有意识地造成多种不同深浅层次的色调,青花色彩的浓淡变化,有“青花五彩”之誉,表现出中国水墨画的“墨分五色”效果,以表现较复杂的图案和装饰,反映文人士大夫风尚。康熙年间烧造的瓷器,品类之盛,数量之多,流传之广,蜚声海内外,可谓空前。
从唐宋已见端倪的原始青花瓷,到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出现成熟的青花瓷,直至至明清时期创烧的青花五彩、孔雀绿釉青花、豆青釉青花、青花红彩、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青花瓷器日渐成为最富有东方民族风情的瓷器品种。
青花瓷在元代发展成熟后主要为外销瓷,从明代起成为中国瓷器生产的主流。到清代,青花瓷器仍占主导地位,特别是作为皇家御用之物彰显了其美轮美奂的视觉效果,无论是在工艺技术、绘画水平还是产量方面都达到了历史上的又一高峰,成为中国四大名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