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是什么意思
大行皇帝是对刚去世的皇帝的敬称,在其谥号、庙号确立之前使用,大行就是永远离去的意思。其谥号、庙号一旦确立,就改以谥号或庙号作为正式称号,就不能再称大行皇帝了。
先帝,特指已故的上一任帝王。例如,在康熙朝,先帝就是顺治帝。而到了雍正朝,先帝就是康熙帝了。
说完皇帝在世时的称呼,接下来看皇帝去世后的称呼。皇帝去世后的称呼分两种,第一种是刚去世时的称呼,第二种是去世一段时间或者很久的称呼。
先看一下第一种,就是皇帝刚去世时的称呼。皇帝刚去世时,一般都称呼为大行皇帝。所谓的行就是走的意思,意思是刚刚走的皇帝。说去世不好听,所以叫行。当然,大没有什么特别意思,只是一种尊敬而已。毕竟人家是皇帝,天下最大的人。
其次看一下皇帝去世很久的称呼,这个称呼就比较多了,一般来说称呼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谥号、庙号、年号。根据各个王朝的习惯,我们一一介绍。
最初的时候,大家称呼皇帝都用谥号比较多。比如刘邦,我们知道都叫高皇帝或者汉高帝,高就是谥号。刘彻,大家都叫汉武帝,武就是谥号。杨广叫隋炀帝,炀就是谥号。谥号由来已久,在商周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我们知道的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周平王等都是谥号。当然,谥号并不是随便使用的,也是有一定的讲究。
皇帝去世后,后世会根据皇帝生前所做的功绩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来评价皇帝,这个就叫谥号。一般来说,谥号一旦确定就无法更改,算是起到盖棺定论的作用。
既然是根据皇帝所做的事情来评价,就肯定有好有坏。一般来说谥号分为以下几种,有褒扬的、有同情的、有批评的。隋文帝就是表扬,汉哀帝就是同情,隋炀帝就是批评。唐朝之前,对于去世后的皇帝几乎都是用谥号来称呼他们的。
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谥号也逐渐发生变化。尤其是明清时的皇帝,谥号不再是一个字或者两个字,字数越来越多。比如朱元璋谥号“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康熙帝的谥号为“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谥号原有的含义在明清时被彻底玩坏了。所以很少有人称呼明清皇帝的谥号。
谥号被玩坏之后,大家开始使用庙号称呼去世已久的皇帝。庙号出现非常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帝王去世后,后世会把他们供在庙里面,这样能永远享受后世的供奉。由于子孙不能直呼祖先的名讳,所以会给这些人另起一些尊号,这种尊号是在庙里面使用的,所以也叫庙号。
庙号和谥号一样有很多讲究,不过庙号都是好的,没有不好的。因为并不是所有帝王都有资格享受后世供奉的。唐朝之前,一个王朝不管有多少皇帝,最多只能有七个庙号。这样就意味着如果做得不好就没有资格拥有庙号。也正因为这样,称呼唐朝之前的皇帝才用谥号。
比如隋炀帝、汉惠帝、汉献帝等都是没有庙号的。唐朝时改变了游戏规则,所有皇帝都允许有庙号。所以我们看唐朝的皇帝都称呼为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玄宗等,都是用庙号称呼这些皇帝的。